找到相关内容288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安康高僧大德

    座。   赞曰:城市山林虽处喧而若寂,味乎其言。一切德行非禅不深,一切觉智非禅不发,即儒家静固定,动亦定之说无以加此。是即菩萨金灯一脉,薪荩火传,世世续之。   白云禅师   白云禅师,俗姓鲁氏...,往生净域。荼毗:舌如金刚,铿锵有声;舍利无数,晶莹光润;梵文咒语,现于顶骨。足徵大德行仰止也。师世寿七十有四,僧腊四十有四,戒腊十七年。   道赞曰:未世之秋,甘为佛种;其骨如铁,其气如虹;为求...

    李厚之 张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51390322.html
  • 朝阳历史佛教文化之“最”

    (慧)远又有弟子昙顺、昙诜,并义学致誉。顺本黄龙人,少受业什公,后还师远,蔬食有德行。南蛮校尉刘遵,于江陵立竹林寺,请经始。远遣徙焉。”   昙顺先后拜鸠摩罗什和慧远为师,并受到两位佛学大师的称赞。...

    孟昭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01790695.html
  • 世番唐瓦·德唐夏茸活佛传记

    角度上来看,能和“夏茸”上师相比的人就象是白天的星星,我们怎能不为有这样一位德行圆满的上师而感到庆幸呢!   一天,“夏茸”上师侍候“堪布”早晨洗漱时,“堪布”与上师作了一碰首礼,并说:“我现前所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3791593.html
  • 仁寿舍利的“感应”分析

    竭力歌颂隋文帝的德行与功绩。杨雄的《庆舍利感应表》把这些感应称为“神功妙相”,认为它们是隋文帝“至德精诚、道合灵圣”的自然结果。到了仁寿四年,一位地方大臣的奏章把这些感应称为“美庆”、“灵异”,认为...

    李四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292052.html
  • 古塔的踪影

    ,释迦牟尼死后,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,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、五光十色、击之不碎的珠子,称为舍利子。还有其它的身骨、牙齿、毛发等等,也称为舍利。后来又加以扩演,凡“德行”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,也称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092100.html
  • 一念之间(上)

    眼神-知其正邪。   二、观气色-知其精神。   三、观言谈-知其心思。   四、观仪态-知其性情。   五、观做人-知其德行。   六、观处事-知其能力。   生:又如何知人?   师: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292392.html
  • 佛学大师: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佛学思想

    发生战争,中原平定。慧远少年时,就成为洛阳太学的学生,博览六经,尤其是精研《庄子》和《老子》两部道家典籍。   慧远性格开朗,豁达大度,作风明快朗利,太学中的老儒师和高材生没有谁不佩服他的学识和德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1693244.html
  • 以公益心去做佛教事业 宋代佛教的慈善事业

    置柜封锁,县令迁转时亦需点检移交。 漏泽园经费取自常平钱米,杭州仁和、钱塘两县原来只有三所,咸淳时(1265~1274)增加为十二所,官府委有德行僧二员主管,月各支常平钱五贯、米一石。主管漏泽园之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慈善|宋代寺院|公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14393289.html
  • 长安佛教简略概述

    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。父母俱奉佛教出家,素有德行。罗什自幼聪敏,七岁从母从道,游学天竺,遍参名宿,博闻强记,誉满五天竺。后归故国,王奉为师。当时僧人僧纯、昙充等游学龟兹回到长安,称赞龟兹佛教盛况,盛赞...

    弘学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393389.html
  • 唐长安佛寺壁画述论

    院门上 白画树石,颇似阎立德。予携立德行天祠粉本验之,无异。 阎立德 西中三门里门南 吴生画龙及刷天王发,笔迹如铁。有执炉天女,窃眸欲语。 吴道子 ...

    梁中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3164893558.html